close
工作關係,連日來不時都在閱讀08年最新中文會考試卷。
做初中書也需要熟讀會考卷,題型上必須要跟隨,不然教師會嫌不好用,教科書作為工具,必須按照用家要求使之變得易使用、多用途,其實心知教師哪會每個細節都用得到,天曉得。

星期一收工前才收到同事傳來的試卷,熟讀後星期二開會快如打針,老細趕時間效率又高,指出新題型不多,三扒兩撥算是略略看過,但挑剔的老細沒法不說題外話,就是答案含糊的頗多,這麼笨的選擇題設題應該不用跟風吧。

卷一閱讀部份尤其離譜,文學賞析的多,推理題的亦多,如果教科書印出的模擬卷是這個樣式,必定被設計部同事批評排版混亂,被坊間批評題目亂作一團,總之就是很不整齊的印象;卷三聆聽題材令人O 嘴,人文人怕見的,把應該由人類理性推衍出來的科學盲目崇拜,考的是科普知識而不是中文語文能力,拿這份講稿到錄音室應該會落得錄音員的責難:「邊有人講d 句子長成咁?」然後編輯便有責任要修收,錄音員即使是專業快嘴人,又可NG幾萬take,仍見口窒,擬題問的也該打,考生時抄錄不及,時光坐著白聽,考鬥快聽而不是考誰聽準。連同事都拿那句「見鬼(稿?)勿O 嘴,潛水怕屈機」(O 嘴一詞不應用「咀」,因為此為動詞,O 嘴乃模仿其形,應用「嘴」,考試局是用對了),來開玩笑的卷五綜合卷,又不至於報章說的那麼過份,對屈機的白痴解釋姑且不說,反正無關答題,身邊好奇想聽聆聽部份的語言學家(?),有關說潮流語的運用,人家說一句就有三、四句駁斥的話。

新學制把高中課程分為兩部份,三分二的必修單元和三分一的選修單元,驚覺高考文化科已被取替,取而代之的是成為了十個選修單元的其中一個,即是三分一再分十分一,太煩的分數題我不計了。朝三暮四的教育制度背後操縱的是一班不識寶的官,高考文化科所教授的所考核的是學生的批判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,可能因為自己文化科成績相當不錯所以相信,這課程總能分辨到考生的某一些特質吧,甚至回頭想,竟佩服當年誰有這麼後無來者的膽識把文化科成為必修課,沒有準則依循的某些人性特質,今天誰會在意誰有沒有。雖說課程所教的未必是學生能理解,甚或授課老師能傳授,但那些想法那些方式如果一開始沒有植根在我們未來棟樑的意識裡,它又如何開花結果成為社會中的革新力量呢。如果沒有了文化科,我們上大學成為社會棟樑尊貴的大學生,會變成怎麼樣呢。

我不是說所有人都要是知識份子,都要有前瞻性的(Raymond Aron說「知識份子往往不把當前的現實跟其他的現實相比較,而寧可以一種理論上的理想來比較當前的現實。」),我們讀歷史為的是借古鑑今,即使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,至少懂得從過去綜合一些教訓,我不祈求我們的官有知識份子的抱負,雖則想來可怕,一班沒有前瞻性的人,如何去制訂影響我們下一代的政策?更甚者,別說前瞻性了,專業知識、分析力、賞析力,從這份「可愛」的新鮮出爐08年會考卷我們可窺探一二了。又或者,再降低要求,看看別的地方好的東西,抄襲過來的能力呢?

要求已經降到無可再低,我只要求出卷者,要有出卷的應有的知識。近來麥記的白痴分工方法和越來越差的食物質素惹怒了我,已經將貨就價要求已經很低了,以前批評標準單一化,現在,我只要求,給我標準的吧。廿蚊個餐填飽個肚標不標準沒所謂,給我們十幾萬小朋友的考試卷,就給我好一點吧好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usiu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